本次校长接待日共有13项问题需通过进一步考察落实答复学生,现将解决方案反馈如下:
一、关于2024级新生体育公里数要求的问题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与美育教育中心推出了“重温长征路”健步走活动。
活动要求:从2024级新生开始,学生毕业前,需利用课余时间完成1200公里,每次下限3公里、配速7—15。具体实施办法:学生手机下载步道乐跑APP运动软件;大一、大二期间,由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完成200公里/每学期,共计800公里。大三、大四期间,由辅导员指导,完成剩余400公里。
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初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要学会做好规划及任务分解,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大三、大四阶段的实习就业、考证、考研考公等安排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充实高效地度过大学时光。
二、关于研究生住宿管理及宿舍门禁的问题
根据《西京学院研究生校外住宿管理办法》的规定,研究生可以申请不在学校住宿,有特殊原因的同学可以正常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同时,由研究生处牵头,公寓管理分公司、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及各学院共同参与商讨,制定学校研究生公寓管理措施,以保障研究生科研、实验等相关学业顺利且高效开展。
三、关于能否开设俄语课程及小语种按学生基础分类开课的问题
目前学校开设小语种有日、韩、法三个语种。2024年增设俄语,2024级报名俄语的学生为5人,未达开班的条件暂未开班。现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特针对2024级学习俄语学生开设小班,拟在国庆后利用7—8节课、9—10节课或周末时间进行俄语阅读和口语特色教学。另外,教务处将根据高考日语学生成绩,如具备非零基础的开班条件,即进行分班教学。
四、关于教学楼大教室麦克风声音较低的问题
为保证大教室顶麦声音效果,教务处协同后勤部门对各教室收音设备进行排查、定期维护,保证麦克风及其连接线、接口等部件没有物理损坏。经核查,学生提出的1322教室与1422教室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故障原因为老师上课时未打开收音设备,后续加强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培训,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同时,学校将调整麦克风位置与角度,对于大型阶梯教室,采用多个麦克风组成的阵列系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回声消除等功能,提升整体拾音效果。另外还将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教授教师如何正确开关、调节麦克风,以及应对常见故障的方法。同时也建议学院对教师配备扩音器,杜绝因声音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五、关于大一新生对临近毕业时考公考编感到迷茫的问题
毕业后是考研还是考公,一般要结合个人优势、未来规划和兴趣等去考虑。考研、考公的时间并不冲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努力学好文化课程,提高成绩绩点,学习之余多参加二课活动,发挥个人优势,多拿证书,多积攒硬件,提升就业竞争力,获得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分成绩单,在备考的过程中既可为接下来的自我提升做好积淀,为考研的面试多做铺垫,同时也可为考公考编助力。
六、关于机械工程学院历年考研情况及师资力量情况的问题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专职教师81人,教授8人、副教授38人,硕导36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学院是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陕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单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机械工程学院近三年的考研录取率情况如下:2022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等三个本科专业的考研平均录取率为17.43%,2023届的考研平均录取率为18.52%,2024届的考研平均录取率为20.37%。有考研意向的同学如想多了解考研方面的规划,可联系行健书院(王楠老师,13991115103)进行咨询,也可联系辅导员了解本学院考研班的情况,自己选择参加。
同时,机械工程学院定于9月29日在小礼堂,由张毅院长
做一场主题为“机械工程学院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三年就业、考研情况”的报告,届时邀请学院全体大一新生参加。
七、关于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是侧重计算机还是管理方向的问题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特别好的专业。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都离不开物联网这个基础,以感知技术组建的网络实际上就是各类技术的骨架,物联网技术的传输技术又相当于“血管”,“有血有肉的肢体”才能让人工智能更会思考、更精准。
物联网工程学习阶段主要侧重于技术,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工作多年后都走上了管理岗位,主要做系统工程师等,现在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工程不同于原有的工程管理专业,更需要能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管理各类工程和大型事务。总而言之,只要同学们热爱所学专业、积极探索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实力,相信物联网的各类技术不仅会成为安家立命的利器,更会成为造福社会的工具。
八、关于商学院学生就业实习安排对接企业的问题
商学院建有40个高质量产教融合基地,涵盖全院所有专业,这些基地可为同学们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此外,学院还建设了智慧连锁经营产业学院和数字贸易产业学院,并下设4个定向班,同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对于毕业实习的安排,学院会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举行毕业
实习双向选择会,确保学生能够匹配到合适的岗位。若有同学对特定企业有兴趣或有特别的实习需求,欢迎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学院将尽力协调满足大家的需求。
九、关于智能建造专业学习深入性的问题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新模式,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因此涉及土木、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也与国家加强学科交叉的教育导向相一致。这个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专业课程学习会以实践应用为主,更多的是案例式教学。
目前国家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2035年,“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国家对智能建造专业有巨大的人才需求。
同时,同学们不必担心所学知识过泛,如果想深入钻研智能建造专业知识,可考虑考研,在研究生期间对专业知识持续进行细化和深入研究。
十、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想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师工作的相关渠道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想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师相关工作,学
校渠道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国家语合中心。每年都参加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志愿者选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2.就业基地。外国语学院与西安国际中文教师发展中心、西安大秦研究院等建立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师实习和就业机会;3.在国内从事汉语教师工作。如与西安思想家语言培训学校合作,为三星集团外国员工提供汉语培训项目,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4.线上平台从事汉语教师工作。通过线上汉语教育平台,从事线上汉语教师工作。
十一、关于学校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依托陕西省文化翻译院和翻译硕士点建设,专业发展以陕西地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为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陕西声音。
十二、关于护理学专业多增加康复治疗课的问题
目前护理学专业已经对标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在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增设了老年护理康复课程,基本能够满足护理学康复课程的需求。另外,学校已获批陕西省康养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后续将会开设相关公选课,请同学们积极关注。
十三、关于医学院教师上课人体结构模型过小的问题
标本是以正常人体结构大小设置的,目前生命科学馆有各类实物标本340余件,虚拟互动设施10余套,其中虚拟互动设施有运动系统交互平台、内脏系统交互平台(包括消化/呼吸/泌尿/
生殖)、神经、内分泌、感受器系统交互平台和脉管系统交互平台,里面包含九大系统的数字标本,学生通过点击进入平台对这些标本放大、缩小和旋转,每个上面也有标注,可以方便高效地供同学们进行学习,请同学们平时积极参与。另外,教室授课会配备高拍仪,医学院也会加强教师上课使用高拍仪的规范性,便于同学们高效学习。
接待日现场,学生们畅所欲言,分享了来校生活学习的体会,畅谈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校长代表学校对24级新生加入西京大家庭表示欢迎,并表示今年新生的学习动力及学风氛围反响较好,同时,为学校三十周年校庆期间学生的学风建设成效表示肯定。
校长与新生分享,建议以下三点:一是学有所成。大学四年要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规划,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制定清晰具体的行动计划,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或每一周去完成,高效利用自己的大学时间,让自己在西京园的日子充满意义和价值;二是拥有明确的人生观。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匠心精神+艺术素养”,同学们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知识之外,也要多方面锻炼并提升自身品格、艺术修养等,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以是扎根基层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贡献社会的创业者,同时,要拥有让身边人因为自己而快乐、幸福的能力;三是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进入社会。校长鼓励大家在大学期间
学有所成后带着努力而无惧地进入社会,以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挑战,这种无惧是源于自身的底气,源于大学期间不断为自己争取的成就(优异的成绩、丰富的证书等),希望新生们在大学生涯阶段要发掘自己的优势与能力,自信去面对挑战。“成长在于往上走,哪怕是慢慢爬坡也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当你拥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迎难而上,不畏惧不退缩。”在一点一滴的小成就中稳步前进,将大学生的青春热血发挥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